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05
二、培养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高级人才。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材料学方面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沿,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材料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合成和创制新材料,能熟练运用近代检测仪器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织构和宏观性能,熟悉材料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材料科学研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并能在材料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成果;能用两种外国语阅读专业资料,其中一门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备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材料物理与化学
2.材料学
3.材料加工工程
4.纳米材料与器件
5.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制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1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不低于5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不低于4学分,二级学科专业课不低于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3学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体系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教学
方式
考核
方式
备 注
(开课单位_
|
必
修
| 公共学位课
| 000010001
| 第一外国语
| 3
| 54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学校统一开设共计5学分
|
000010002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
一级学科基础课
| 0805200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 3
| 54
| 1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由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至少开设2门,不低于4学分
|
080520002
| 材料研究的新技术讨论
| 2
| 36
| 1
| 讲授
讨论
| 读书
报告
|
二级学科专业课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0805301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前沿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由培养单位按二级学科开设
2门,不低于
4学分
|
080530102
| 分子模拟与材料设计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材料学
| 080530201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080530202
| 先进陶瓷材料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材料加工工程
| 080530301
| 高分子材料加工进展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080530302
| 乳液聚合技术前沿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纳米材料与器件
| 08053Z10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08053Z102
| 智能材料与器件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08053Z201
| 材料制备方法选论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08053Z202
| 材料表征技术前沿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选
修
| 公共选修课
| 000040002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36
|
| 讲授
讨论
| 讲授讨论
| 学校统一开设
|
000040004
| 第二外国语
| 1
| 36
|
| 讲授
讨论
|
|
跨学科选修课
|
|
|
|
|
|
|
| 相关培养单位
开设
|
硕士课程选修课
|
|
|
|
|
|
|
| 培养单位开设
|
专业选修课
| 080550001
|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所有专业
选修课
|
080550002
| 铁电物理学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试
考查
|
08055003
| 学科前沿讲座
| 2
| 36
| 2
| 讲授
讨论
| 考察
|
附注: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可作为其他非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六、科研与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题目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充分体现学位论文研究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展作出说明,经可行性认证后进入课题研究阶段。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体现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数据可靠、计算精确、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格式规范;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不少于6万字,其中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及结论部分不少于5万字。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须有3篇以上论文发表在本学科的核心期刊上或已被这些核心期刊所录用,非在职的博士研究生至少须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EI或ISPT源期刊上或已被录用。